行业新闻

广州雕塑院副院长陆增康:科技带来视觉刺激 有效激发了创半岛体育作思维

2023-05-07 02:49: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前几年有过关于“南派雕塑”的讨论,近日“南北雕塑联展”的举办引起了有关不同地域雕塑特点的对比以及科技发展对雕塑创作影响的讨论,广州雕塑院副院长陆增康表示,科技给雕塑家带来很多视觉刺激,有效地激发了创作思维。

  陆增康:受地域文化、不同美院的教学方式的影响,雕塑艺术的地域面貌,是有迹可循的。总的来说,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始终在哺育着艺术创作。由于地方特点、自然禀赋、工艺传统、审美理念、人文情感的不同,各地的创作无不体现着扎根本土的地域特色,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早期中国的雕塑,主要是受法国写实与当时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形成了全国范围内比较系统的教学体系,并影响中国雕塑界至今。就全国美术学院的分布来说,而其他地域,多是由美院教学和地域文化互相融合而形成了雕塑创作的文化土壤。例如鲁迅美术学院,就延续了延安文艺时期的传统,表达革命历史题材较为深刻。作为身处沈阳的北方院校,他们的主流雕塑不强调特别细腻的表达,强调造型的厚重整体感、张力的爆发、豪迈风格的表现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保持着北方独特的浑厚、直率、张扬等特点。西北的雕塑与东北的则不大一样,西北的雕塑多具有坦率、粗犷等特点。雕塑家们更喜欢用原材料进行表达,例如原石、原木等,保留原有质地,把媒介本身的特性尽情发挥。

  而我们南方的雕塑,总体表现上倾向于细腻、内敛、含蓄、内蕴等特点。若体现同时表现一个题材内容的作品,南方和北方表现手法的风格对比更强烈。雕塑前辈潘鹤、唐大禧以及梁明诚等对后辈的成长均有较大影响。

  收藏周刊:如果说前辈们作为南派雕塑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那这个脉络对您的影响有多大?

  陆增康: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给广州美院带来了一个创作的鼎盛时期,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如雨后春笋在南粤大地上遍地开花;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把从学院课堂学到的学识无缝衔接到社会实践当中进行运用,这是全国其他的美术院校无法享有的实战经历。这是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的动手能力普遍强于国内其他美术学院毕业生的重要原因。因为强化了基础训练和对社会实践的直接参与,对于承前启后的南派雕塑的实干、严谨的创作风格、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与发扬。

  收藏周刊:AI的“智能化”对不少行业都带来焦虑,甚至绘画也有,雕塑会吗?

  陆增康:这个要看表现的对象和形式。雕塑艺术创作并非还原形象。例如我在2006年创作,安放在广州英雄广场的广州起义雕塑人物《》,从雕塑的人物特征来看,在创作广州起义的的时候,我并非按照当时的形象来创作,而是把比较成熟的中年形象做成年轻化,突出他的形象特征,并综合他不同时期的特征,包括不同情绪下的面部表情,我都做了大量的对比收集,并且把五官的肌肉特征做了强化,强调立体空间感。这是AI技术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完成不了的。

  陆增康: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潜能。现在不少雕塑家的确在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既然作为工具的科技手段已经进步,我们并不想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纯粹的手工制作上,现在很多科技手段出来的效果,可以给艺术家带来很多视觉刺激,有效地激发创作的思维。

  我相信,雕塑的未来,总体的面貌只会越来越多样化,而唯一的共性可能就是借助科技手段做更多的尝试。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广州雕塑院副院长、雕塑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半岛体育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