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半岛体育那些被人们推倒的雕像生前都做了什么?

2023-03-27 11:05:2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由美国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反种族主义愈演愈烈,并迅速蔓延至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抗议者为了表达对种族主义的愤怒,在欧美各地掀起“推倒历史人物雕像”运动。

  在美国,抗议者推倒了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联邦“总统”杰斐逊戴维斯的雕像。英国抗议者也不甘其后,推倒了位于布里斯托市中心的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铜像,并将其扔进当地港口,在谷歌地图中,爱德华科尔斯顿的铜像已被重新定位至当地的河中——

  除了被推倒,更多的是砍掉雕像头部、涂鸦、火烧等破坏活动,其中被“喷”最多的当属一位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

  1862-1865年,美国南北内战期间杰斐逊戴维斯担任美利坚联盟国首位也是最后一位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家庭自祖父一代自威尔士移民美国,父辈与兄长均入伍服役,受父兄影响,戴维斯读书时选择了西点军校,开启了自己在军政两界一路高升的仕途,最后,在美利坚联盟国总统任上遇到了滑铁卢,六年的任期第四年就被捕入狱。

  戴维斯曾参与过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为美国领土扩张做过贡献,所以很多地方都为他矗立了雕像。

  1807年,奴隶贸易大国英国已经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但是,奴隶制在其它国家依然顽固的存在着。19世纪中期,美国南方仍然存在着奴隶制度,当时900多万的美国南方人口中,超过380万是黑人奴隶。

  前段时间被下架的电影《乱世佳人》描绘了一幅南北战争前南方种植园的风情画面,种植园主们享受着奢侈、安逸的生活,与黑人奴隶之间似乎还有着某种温情的互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奴隶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

  种植园主把奴隶买来主要是让他们承担庄园中繁重的劳作,黑奴们带着镣铐在监工的鞭笞下工作,他们没有权利、没有自由、没有地位。无论老幼妇孺,一旦倒下就再也起不来,种植园主像驱使骡马一样对待他们。除了要永无休止、日复一日的劳作,还经常因为不能满足监工的要求而受到惩罚。曾有一位名叫威廉威尔士布朗的黑人奴隶,他逃跑后称在种植园内,男隶每天必须摘80磅棉花,女隶要摘70磅;如果没有摘够,他们就会受到鞭刑,少1磅抽1鞭。鞭子就放在棉花秤的旁边。

  要求废除奴隶制的美国北方和需要奴隶的美国南方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南方各州宣布脱离联邦政府,成立美利坚联盟国。

  履历优异、支持蓄奴的戴维斯被选举为美利坚联盟国临时总统,负责指挥南方联盟军抵抗北方。

  战争之初,南方军队屡获战绩,北方军接连失利。为了扭转战局,坚定的废奴主义总统林肯频出大招,先签署了《宅地法》让每一位美国公民都可以获得土地,又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叛乱诸州的奴隶可永远获得自由。

  黑人奴隶为获得自由踊跃参加军队,仅1864年就有超过18万黑人直接参加战斗,还有大量黑人在南方进行游击战,对南方军队造成不小的牵制。而当时作为美利坚联盟国总统的戴维斯,则作为统帅指挥军队与北方军和黑人游击队作战,可谓是黑人奴隶的头号仇人。

  因此,在如今反种族主义的大潮之下,这位曾经维护奴隶制度的“一哥”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1636年,爱德华科尔斯顿出生于在布里斯托 (Bristol) 扎根了近4个世纪的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期的科尔斯顿跟随家人搬到伦敦居住。虽然是个“富二代”,但科尔斯顿并没有进自己家公司,而是选择当时伦敦最著名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当学徒。1672年,他在伦敦成立了一家与西班牙、意大利和非洲进行商品贸易的公司。

  1680年,爱德华科尔斯顿加入了皇家非洲公司 (Royal African Company) ,并且一路“火箭式”升职成为公司副总,而公司总经理是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之后的英王詹姆士二世。科尔斯顿在皇家非洲公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是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使得科尔斯顿虽然没有亲手抓捕、贩卖一个黑人,也仍然被钉在了奴隶贸易的耻辱柱上。

  1660年成立的皇家非洲公司,股东主要是英国商人、贵族和王室,包括3个公爵、8个伯爵和27个爵士,国王查理二世也是该公司的大股东。利用与王室的特殊联系,国王为该公司颁发了特许状,直接垄断了奴隶贸易。

  从1662到1731年,21万胸前印着皇家非洲公司缩写“RAC”的黑奴被贩卖到加勒比海和美洲地区,其中4万多人在长途运输中死亡。而爱德华科尔斯顿在皇家非洲公司任职的12年中,贩卖的非洲男人、妇女和儿童就超过8.4万人,占了三分之一,其中近2万人在旅途中丧生。可以说,以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为主导的黑奴贸易成为当今美国种族冲突的源头,而科尔斯顿对此“贡献”颇大。

  科尔斯顿不仅通过贩卖黑奴赚得钵满盆盈,他还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不管哪一派英王上位,他都能保证自己的利益。1685年,科尔斯顿的老领导、天主教徒詹姆士二世试图通过复辟天主教以加强君主统治、对抗议会。到1688年,詹姆士二世生了个儿子,按照当时的王位继承法,他信奉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已不可能继承王位,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兵不血刃进入伦敦,恢复他的妻子玛丽的继承权,二人共同加冕统治英国,成为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詹姆士二世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彻底失败,逃亡法国。

  作为詹姆士二世的“铁磁”,科尔斯顿必然要摆明自己的立场。深谙见风使舵的科尔斯顿在威廉三世上位后,立刻把皇家非洲公司的一大部分股份拱手相让。就这样,“小机灵鬼”科尔斯顿保住了皇家非洲公司以及自己的荣华富贵。

  经历“商海沉浮”的科尔斯顿上岸之后,深刻认识到权力的重要性,也掌握了“商而优则仕”的秘诀,退休后,半岛体育他凭借自己的财富与声望,摇身一变成为了家乡布里斯托的议员!

  因巨大的财富无人继承,科尔斯顿在晚年开始投身慈善。他布里斯托、伦敦和英国其它城市资助建立了学校、养老院、医院和教堂等为公众服务的建筑,很多机构到现在依然存在并为人们造福。

  为了纪念科尔斯顿的慈善工作,布里斯托市很多街道、音乐厅都以科尔斯顿命名,并在1895年为其打造5.5米高的青铜雕像矗立在科尔斯顿大道上。

  然而,高大的塑像让人记住了科尔斯顿对城市的贡献,也同样不会忘记他在奴隶贸易中的“贡献”。几乎每一次反种族主义的活动,科尔斯顿的名字都要被拉出来批判。 抗议者认为,雕像“应该留给那些带来积极变化的,为和平、平等和社会团结而战的人”,科尔斯顿虽然对这座城市也有贡献,但考虑到他和奴隶贩卖的联系,他的塑像会对非裔人群带来心灵伤害。

  尽管民意沸腾,但之前政府对这些请愿置之不理,也多以和平方式进行。直到这次反种族主义的燎原之火烧到英国,愤怒的人们直接动手用绳索拽倒了高大的塑像,涂鸦、膝盖压颈,最终被推入河中。

  1835年,利奥波德二世出生于布鲁塞尔,当时,比利时刚脱离荷兰独立4年,国小力弱,一直在法德荷等国的夹缝间求生存。在如此环境下长大的利奥波德二世从小便立志要让比利时变得强大。1865年,利奥波德二世登基成为新国王。

  利奥波德二世曾前往印度、中国等国游览,对英法等国从东方捞到的好处非常眼红。在他即位前一个月,比利时与清政府签订了《中比通商条约》,占尽了中国的便宜。不过,比利时的实力和势力都不能和那时的英法抗衡。于是他将扩张的野心,转移到了还未被开发瓜分的非洲中部。

  利奥波德二世联络到了曾深入刚果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利,由他出资委托斯坦利在五年时间内为自己开发刚果地区。为了让当地部落的酋长交出统领权,斯坦利使出奸计,在与酋长握手时,手掌贴上电池线路,握手时故意电击对方;甚至还化身戏精,上演了让酋长用枪射击自己,最后却完好无损的戏码(使诈取掉了火药粉)。以让各部落酋长相信白人有神力,不可战胜。于是,利奥波德二世成功得到了400多个酋长的领土。

  比利时在非洲中部获取的暴利让英法等国非常眼红,于是1884年11月15日,只有15个欧洲国家参与的柏林会议召开,会议目的是商量瓜分非洲。利奥波德二世使出外交手段,拿到了觊觎已久的刚果地区的实际控制权。1885年8月,利奥波德二世正式宣布“刚果自由邦”成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开始了23年的血腥统治。

  除了全权掌握自由邦的军队、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之外,他还在刚果当地组建了一支人数超过17000人的部队,以此维持自己的统治秩序。确保最高权力后,利奥波德二世将带来高收益的象牙、橡胶、花生、棕榈等出口物产,列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刚果人民,必须将自己所有的劳作所得上交,以作税收。

  在利益和贪婪的驱使下,刚果人民过上了每天被强迫劳动上交税额的奴隶生活。如果人民怠慢或者反抗,轻则被白人长官鞭打暴走,重则直接剁手剁脚以示惩戒。

  到利奥波德二世统治的末期,高压政策导致当地人口骤减了1000万人。无法再忍受的刚果人民在多个地区发动武装暴动,有的地方一次性参与的人数超过5000人。这时,利奥波德二世的血腥统治的真相才渐渐从自由邦传出。而比利时议会在国际压力下,同意以5000万法郎的价格,买下国王的自由邦。但这并没有让刚果人民获得自由,在脱离了利奥波德二世的血腥统治后,刚果又经历了漫长的被殖民生涯。

  然而讽刺的是,残酷的真相依然不足以说服那些认为国王为建设国家做出贡献的支持者。利奥波德二世死后,以他命名的道路,以他的“丰功伟绩”为主题的雕像在比利时的公共场合出现,甚至还有抱着非洲幼童的金色雕像。

  今天人们的认识已然发生了变化,他们用 比较激烈的方式来否定过去,也是在表达对种族歧视的抗议。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被高高树起的雕像,终究要接受历史的评判。

搜索

""